文件通知:
 
 
 首页 
 工作动态 
 常用链接 
 部门概况 
 工作制度 
 保密工作 
 学习园地 
 党发文件 
 作风建设专题网页 
 常用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党发文件>>正文
关于印发《广东医科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2016-05-12 09:55  

广东医党发〔201610

关于印发《广东医科大学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学校各二级党委(党总支),各职能部门,各教学、教辅、科研和附属单位:

广东医科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经学校党委六届十次全委会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

广东医科大学

                                  2016年5月6

广东医科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是我校全面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校创建高水平医科大学的攻坚时期。根据国家、广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状况

(一)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学校以召开第六次党代会为契机,以组织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抓手,以“四重”建设(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平台、重大科研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了党的三项重要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完成了两大战略任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成功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取得了三项重要成绩(学校和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排名前1%,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5个一级学科副高职称自主评审权);办成了四件大事(成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单位,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获省政府批准转制为我校直属附属医院,完成东莞校区建设结算和土地证的办理,学校章程通过省教育厅核准);获得了五项重要荣誉(2011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省运会志愿者工作先进单位,附属医院评为2012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医院,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特等奖,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的规划目标和任务(见附件1),为创建高水平医科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基本经验

回顾和总结“十二五”期间的工作,学校在发展进程中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主要是:

必须继承精神传统,砥砺奋进。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恪守“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百折不挠,不甘人后,是学校抢抓机遇、战胜挑战、筑梦强校的精神动力。

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坚守本真。坚持把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然要求。

必须坚持特色发展,提质升级。坚持把办学重点转移到强化特色、培育特色的轨道上来,紧扣特色发展提升内涵,是学校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弯道超车的核心战略。

必须坚持师生为本,凝心聚力。坚持以人为本,始终践行群众路线,保持与师生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是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实基础。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法纪意识和底线思维,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强保障。

(三)存在不足

在看到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高水平学科欠缺。没有进入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行列,尚无省级攀峰重点学科和优势重点学科。

二是国家级重大项目和奖励匮乏。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三大奖)和教学成果奖尚未取得突破。

三是高层次人才紧缺。国家级“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省珠江学者等高水平人才仍未实现突破。

四是办学经费和资源不足。负债办学压力较大,经费来源单一、总量不大,资源获取能力亟待提升,支撑发展的能力和学校发展的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五是直属附属医院偏少。直属附属医院数量、规模和能力与临床医学认证标准尚有差距。

六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管理体制机制大部分还沿用单科学校模式,适应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的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完整建立。

二、发展形势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高等教育竞争的新格局,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新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

(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

国家和广东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高等教育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区域经济融合走向深化

“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东盟开放合作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学校可以抓住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前所未有。广东支持湛江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东莞全面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学校一校两区的地缘优势更加明显,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取的支撑力和推动力更加强劲。

(三)健康服务产业蓬勃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并升级为国家战略,将全面从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高度,把健康战略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到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未来市场容量将达8万亿元;广东首提建设“卫生强省”、实施强基创优行动计划和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为学校医教研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四)高等教育加快改革发展

国家实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双一流”战略,广东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双高”战略和“创新强校工程”,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同时,国家和广东注重“双一流”和“双高”建设,优质资源和优势政策向高水平大学集中和倾斜,高校之间的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学校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立德树人、提高质量为主题,以内涵建设、彰显特色为主轴,以创新驱动、服务社会为导向,以深化改革、开放合作为引擎,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二)发展思路

把提升质量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强化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观,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质量、学科发展质量、队伍建设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等全面迈上新台阶,实现学校各项事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把彰显特色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根据自己的传统、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坚持原有特色、培育新兴特色、挖掘潜在特色,用特色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把集聚人才作为优先战略。牢固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广辟途径培养,广吸博纳引进,广搭平台历练,努力造就一支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引领,以良好的学术梯队为支撑,以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术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把创新驱动作为动力之源。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构建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地解放和激发创新活力,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取得更多的高水平创新成果。

把开放融合作为重要途径。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合作办学道路,在教育国际化发展中寻找新的增长点;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优质资源吸纳体制,不断提升资源集聚能力;利用“互联网+,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

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取向。坚持师生的主体地位,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将办学资源重点投入到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中,着力解决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中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师生。

(三)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前20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具体目标:建设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高水平的学科群,临床医学学科进入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行列;学校整体进入一本招生,建设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等一批高水平本科专业,通过本科教学水平审核性评估,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现零的突破;新增一批高层次学术领军人物、学术团队、教学名师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大(点)科研项目、国家科技奖实现零的突破,在服务广东和区域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扩大直属附属医院规模,附属医院进入广东省30所高水平医院行列,成为区域医疗中心;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大幅提升具有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的比例。

规划指标:见附件2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双创型”和“卓越型”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坚持通识教育、卓越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并举,完善精英教育与优质大众化教育相结合的多元教育模式。新增2-3个省级和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进校院(企)合作协同育人学院型医院(企业)建设,创新完善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新增10-15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2-3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推进全面学分制改革和双学位教育。选择部分非医学类专业试点学分制管理。探索辅修学位途径,选择3个专业开展双学位教育。

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专业、社会急需专业、战略性产业新兴专业和理工管类专业建设,新增5-8个专业,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专业。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和通识课程群建设。建设1-2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新增10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构建互联网+教学智慧平台,建设临床远程教学平台,打造集慕课、微课和混合式课程于一体的开放式课程平台,新增80门高质量的网络主干课程,实现50%的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临床技能中心、医学检验、化学与药学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力争建成2-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成1-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工程、应用心理与行为医学、法医学等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新增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立项建设1-2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师探索运用翻转式、建构式、探究式、案例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加强对重大教学成果奖和教改立项的培养建设,新增2-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行零的突破。

完善质量监督评估。完善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按照国家专业准入标准、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评价标准,建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健全全过程教育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完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开展国家、国际专业认证,建立科学有效、导向清晰的教师教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完善教学状态常态监测、专业建设自我评估制度,落实教学质量报告、就业质量报告等发布制度。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进临床医学“5+3”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相衔接。按照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分型(类)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采用“学研”结合,着力理论和学术创新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实践应用为主导,推行“双导师制”,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完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质量标准,健全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监督和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争取成为省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示范点。

(二)实施学科建设优化计划,打造学科发展高地

加强一级学科建设。坚持“主体学科优先发展,支撑学科快速发展,关联学科同步发展”的原则,形成以临床医学为龙头的学科发展协同效应,各学科相互衔接、共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重点建设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和医学技术等一级学科群。加强学位点的内涵建设,切实提高现有学位点的培养质量,积极开展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培育工作,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扩大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规模,新增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培育学科优势特色。把握未来健康服务产业和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立足广东,通过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计划、南粤重点学科提升计划,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学科。以建设校级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发展省级重点学科为重点,以培育国家级重点学科为突破,建成若干个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优势学科。在新一轮重点学科评审中,力争建成1-2个省级攀峰重点学科、2-3个优势重点学科、3-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临床医学ESI排名上升100位以上。围绕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形成老年医学与养老产业、神经病学、肾脏病学、海洋医药、肿瘤分子诊断为特色的优势学科群。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发展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针对疾病谱、死因谱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疾病防治任务和形势变化,探索设立“老年卫生学”等特色学科。

优化学科建设机制。坚持以一级学科为口径进行培育的学科建设模式,建立新型学科建设组织形式和层级式、阶梯式学术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普惠式竞争式相结合、一般建设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学科培育模式,坚持学科滚动建设制度以及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推进一级学科带头人责、权、利三结合的激励机制以及中期检查与届满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统筹规划、二级学院自主管理、学科带头人目标负责制的学科建设和管理机制。形成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建设规划为依据的资源配置机制。从学科群(攀峰优势特色一级学科)、学科点(若干重点特色二级学科、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学科方向(若干优势研究方向)三个层面开展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健康发展,促进学科硕士点、学科博士点、重点学科升级建设。

加强高端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校级研究机构资源,重点建设好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湛江校区科技创新平台及研究生科研中心、东莞校区科技创新平台,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资源的共享。加强现有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内涵建设工作,培育1个教育部与广东省共建重点实验室。依托“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科技平台,把“老年医学实验室、环北部湾地方疾病研究实验室和粤西地区临床病原生物信息库”立项建设为省级或厅级重点实验室,并争取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实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突破。东莞市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建3-5个省级或厅级重点实验室。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与国内知名企业联合共建产学研科技创新基地,与湛江市共建华南海洋医药研究院,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建设2-3个省级产学研结合基地。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建设,建立1-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三)实施高端人才集聚计划,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加快高端人才集聚。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的机遇,制定并实施新的人才支持计划,更加精准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服务工作。围绕学校特色和重点发展学科方向,重点引进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珠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5-10名,科技创新团队1-2个。

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启动教学杰出青年、科研杰出青年和创新团队培养工程,出台鼓励政策,加大投入,完善不同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促使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入选国家和广东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培养1-2名“珠江学者”,新增 2-3 名省级教学名师和4-5 个省级教学团队,力争国家级教学名师实现零的突破。以创新平台和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出台相关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着力加强学科梯队建设。遴选一批青年教学、科研骨干,通过攻读学位、单科进修、出国留学、交流访问等形式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实质性地帮助解决青年教师在事业起步阶段面临的生活和工作难题,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生态环境和支撑条件。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施“双百工程”,引进、培养青年博士100人,向国(境)外送培教师100人次,力争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35%以上,具有国(境)外研修经历的专任教师中比例达到3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工作、进修经历,具备在国际学术前沿领域交流、合作与竞争力的专任教师中达到8%-12%。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育计划,提高应用型学科专业教师产学研合作能力。通过完善专职研究队伍激励机制,建成一支能够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支撑学校科研事业发展的富有创新活力的优秀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一支操作技术高、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教学科研辅助队伍。通过完善职员职级制度、专业培训制度和定期轮岗制度,建立一支业务精湛、高效敬业、职业化的管理服务队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健全以考核素质为重点的选聘机制、以突出实效性为重点的培训机制、以创新为重点的工作研究机制、以增强工作能力为重点的交流机制,实现辅导员队伍动态优化。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着力健全在岗位管理、合同用人、公平竞争、绩效评价、分配激励和人员退出机制。改革薪酬分配方法,积极探索年薪制度,对发挥特殊作用、做出特殊工作的高端人才推行协议工资或年薪制。完善岗位聘用机制,开展跨体系动态人事聘用和绩效奖励模式改革试点,力争在聘用考核机制方面取得突破。突出师德目标的导向机制,在教师职务聘任、职务晋升、业务进修和评优奖励等过程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强化政策导向,在制定职称评审的条件中加设“双师型”教师以及出国(境)留学条件,提升教师双师型和国际化程度。

(四)实施科技协同创新计划,显著增强科研实力

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科技项目申报的组织与管理,凝练研究方向,合理组织团队,优化项目布局,努力提高国家级项目承担份额,多渠道争取科研项目,争取承担200项以上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400项以上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年均获得纵向科研经费500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经费增加1000万元左右。聚焦“健康中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目标,以海洋医药、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重要科技领域和重大疾病的机制研究及临床诊疗新技术为主攻方向,提升重大疾病分子诊断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现代制药工程和技术,力争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合作上有新的突破,在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科研上有较大幅度增长,重大科技开发和推广项目有明显的增加。从学校各类科技成果中遴选有重大创新的理论成果和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技术成果,有目的、有重点地协调组织,加强联合攻关和应用转化,重点培育,实现重大标志性成果的有效产出。获1-2项国家级成果奖,20项以上省、部级成果奖,获得20-50项国家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5-1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500篇(第一单位),总影响因子3000以上。构筑人文社科和管理学科新的研究平台,以解决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或提供决策咨询为最终目标,力争在医疗卫生事业管理、养老产业、生命文化等研究方面产生有社会影响的成果,在国家社会科学和国家自然科学管理项目获得新突破。

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按照“协同创新”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新增1-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科技组织管理体系,探索PI制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树立转化医学理念,打破学科间的屏障和壁垒,建立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双向转化的医学科研体系,推动跨学科、跨领域高水平转化医学研究。坚持以绩效为杠杆,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为导向,积极探索建立导向明确、分类合理、客观公正、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方法,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

提高科技服务能力。聚焦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瞄准国家发展,紧跟区域经济发展重点,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大型企业的联系,组建地方、行业产业技术联盟,共建技术公共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共同申报行业或国家奖项,大力提升解决国家或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的能力。积极融入区域生物医药产学研战略联盟体系建设,依托学校在抗衰老、抗肿瘤、抗凝抗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等优势生物医药科研基础,充分发挥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优势和作用,重点开展天然药物、海洋药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和诊断试剂等医药相关产业的研发,促进珠江三角洲和环北部湾生物医学和医药产业的发展。瞄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人才、智力、科技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决策咨询及应用对策研究,建设若干个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服务的“智囊团”、“思想库”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发挥学校衰老研究所、养老产业研究院等平台优势,打造居家养老服务链和健康管理服务链,打造高端养老产业。

(五)实施开放合作带动计划,大力拓展办学空间

加强国际教育合作。巩固和深化已有国际合作对象,以人才交流和项目合作为载体,把交流合作落到实处。面向欧美、“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通过实施“学院海外合作伙伴计划”和“学科海外联姻计划”确定一批长期稳定、富有实效的战略合作伙伴。与3-5个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签订合作意向,每个学院至少有1-2个稳定的国(境)外合作伙伴。采取学校引导、学院建设的方针,支持二级学院有序依规开展以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涉外合作办学项目。新开设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派往境外参与项目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学生人数达到400人以上。加强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建设1-2个比较具有优势且与国际接轨的双语授课本科课程体系,扶持1-2专业进行全英文教学体系建设试点;积极拓展“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生源渠道,设立校内留学生奖学金,完善教学和后勤服务等软硬件建设,招收100名以上的留学生来校学习。推进联合培养,通过学生交换、联合培养、海外实习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学生海外学习和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面向东盟各国在医药人力资源培训、中西医结合教育、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建立国际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加强国际招才引智。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研究机构的信息交流,探索建立国际人才资源库,扩大学校选聘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加大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的力度,稳步增加外籍教师的数量,逐步使每个二级学院都聘有高水平外籍教师任教。每年来校工作的外专外教人数达到30人以上。聘请更多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杰出学者担任我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短期讲学、举办讲座、科研合作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聘请国际一流教学大师来校示范授课,利用国外优质人力资源为教学、科研服务。

深化国际科研合作。通过实施“海外科技伙伴计划”,深化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重点建设3个对接国际先进水平的合作平台和创新团队;在学校重点学科或研究机构探索建设海外合作与交流的引领示范基地,使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教师人数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番。探索建立国际科技合作资助体系,加大对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成果和申请国际专利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教师主持、策划、参与重大国际项目或国外政府资助项目。获得3-4 个国际暨港澳台科研合作创新平台类项目,每年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5项。鼓励教师赴国(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争取主办或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3-5次,扩大学校在相关领域中的国际影响力。

(六)实施直属附院提升计划,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做大临床核心规模。采取股份制或托管式等不同的合作办医模式,通过共建、转制等方式,新增2-3所直属附属医院。高质量完成附属医院海东新区、全科医师楼和医技大楼,以及附属第二医院新住院综合大楼等项目建设任务,进一步改善医疗教学科研条件,扩大医院辐射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附属医院粤西地区龙头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优势,通过核心医疗区和联盟医院建设,逐步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附属医院集团化发展态势,打造环北部湾“广东医健康走廊”。

提升附属医院实力。附属医院床位数达到4000-5000张,力争建成省级高水平医院。加强附属医院疑难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内窥镜诊疗及微创外科体系、肿瘤(含血液病)综合治疗及精准医疗体系、生殖医学及高龄产科体系和儿童医学中心建设,新增1-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成4-5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拥有1-2个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医学团队,力争有1个专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附属第二医院重点发展妇产科、眼科、普外、呼吸内科,大力发展新生儿科、外科微创和内镜技术、介入技术、重症医学和生命支持系统,加强医学领军人才及团队建设,加强医学科研能力建设和成果培育,新增1-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和2-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附属医院依托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划总体部署,利用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建成粤西地区医联体临床医疗大数据云服务平台,为区域医疗提供全面数据支持。附属第二医院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智能化能力建设,科学全面地做好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设计,完成医院信息系统全面升级改造,为医院管理水平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五、保障措施

(一)思想和组织保障

加强党对学校建设发展的领导。召开广东医科大学第七次党代会。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增强谋大事、促发展、善管理、讲团结的能力,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加强党建基础工程建设,树立大抓基层、严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精准发展党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道德建设这个基础,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的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认真抓好校处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并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着力增强校处两级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战略思维、世界眼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确保政治安全。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感染力。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统战工作。实施党建带群建联动工程,切实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学生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离退休和关工委工作,关心离退休同志的生活和健康,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

(二)精神和文化保障

传承精神文化传统。深入发掘“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办学历史传统的精神内核,深入挖掘学校先贤的办学精神、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大力发扬和传承“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和“严谨、朴实、仁爱、奉献”的校风,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凝练广东医精神传统和文化特色。

培育核心价值取向。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媒体宣传等方式,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生命文化为内涵,使广大师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践行学术行为准则。大力宣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楷模和优秀学生典型、杰出校友等,形成有利于培养和弘扬广东医文化的氛围。

(三)资金和资源保障

提高社会合作水平。积极探索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办学格局。深入推进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研开发、实习实践、吸纳就业、师资培养上的校院、校企、校地和校校合作。搭建社会合作新平台,充分发挥理事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努力争取办学资源。

提高资金筹措能力。把握国家、广东和地方政府推进“大健康”战略的政策机遇,争取更多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推进校内、校外教育资源联动,使资源、政策、项目、筹资相结合,不断破解资金等难题。充分发挥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筹资功能,吸收接纳国(境)内外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的捐赠和资助,保障学校改革发展的资金需求。充分发挥广大校友和社会贤达在筹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校院两级的筹资积极性,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筹资渠道。

(四)体制和机制保障

完善现代治理结构。以大学章程建设为契机,推进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体系。强化学术组织在学术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落实教职工办学主体地位,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成立学校理事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健全校友会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社会力量深入参与学校办学的体制机制。

提高效能建设水平。合理设置管理服务机构,优化职能分工,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效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科学、规范、便捷的业务流程。加大二级学院为办学实体的综合改革力度,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全面下放办学自主权,建立目标明确、权责一致、自主自律的运行机制与考评体系。

改革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加强校园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校区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两校区的功能。加强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资源使用办法和效益评估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健全完善公共平台资源共享、开放运行的体制机制。切实加大校内资金与财政专项资金统筹力度,加强预算执行控制,坚决克服经费使用条块分割、重复投入的现象。

(五)服务和后勤保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湛江校区办学条件,新建湛江校区学生公寓楼、实验教学楼、生活综合楼。争取省市支持,拓展湛江校区办学空间。完成东莞校区科技大楼与研究生院、室内体育馆和新教学楼的建设,完善办学设施。建设文化广场、主题雕塑、主题文化石、文化长廊等一批高品位的文化景观,努力构建风景优美、功能齐全、文明高雅的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建设先进的新一代校园网,拓展对外接入校园网功能,建设智能型多媒体课室和实验室,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网核心主干带宽达到40G以上,无线网络实现校园全覆盖,数字化学习资源达20T以上,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建设高效节能的云数据中心、全校性的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公共数据应用平台、统一的综合管理系统、学生社区网络服务平台和医疗集团公共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广东医教育云”。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教研设施改造与建设。建设全方位开放型实践与实验教学平台等现代化教学基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丰富文献资源,中外文数据库达到30个左右。提高学报办刊质量和水平,力争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加强实验动物中心生产设施设备和实验室装备建设,丰富自产实验动物品种品系。建立和完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挖掘节能的潜力和空间,大力推进绿色生态校园建设。推进校园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校园安全防范管理,完善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能力。

加强民生工程建设。落实职工养老保险改革,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保障教职工按规定应享有的福利待遇。建立与考核结果挂钩的收入年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教职工待遇。积极争取省市支持,想方设想解决教职工的住房问题。加强“温暖校园”、“快乐校园”、“健康校园”和“和谐校园”建设,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建立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全程“绿色通道”和多层次、全方位的帮困网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六、组织实施

(一)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明确实施责任。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承担起规划实施的责任,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配置导向,高效利用学校资源,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确保完成学科建设、教育教学、队伍建设等各项任务。

加强规划衔接。依据本规划,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专项规划,报学校批准后实施;各二级学院和各研究院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十三五”规划;加强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充分体现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确保任务落实。

强化政策协调。各部门制定政策制度要紧紧围绕本规划目标和任务,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政策合力。各部门应根据本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有关政策制度加以修订或调整。

加强规划宣传。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新闻宣传力度,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内部对规划进行全面传达、组织学习讨论,使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深入人心,动员和凝聚起推动学校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规划实施调控

健全监督机制。每年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听取学校工作报告,了解规划执行情况,对下一步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术委员会讨论规划实施中的重要学术事项,并向学校提出建议。通过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等形式,畅通师生员工了解和监督规划实施情况的渠道。

完善综合考评。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推动规划落实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调整办学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完善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考核,把规划实施情况纳入主要考核内容。

加强监测评估。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控制,强化数据集成,定期对规划实施过程、进度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研究,并制定修正完善方案。


附件1

“十二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类别

主要指标

十一 五

十二五

新增

备 注

学生规模

在校本科生(人)

19876

18926

-950

在校硕士生(人)

791

1050

259

在校博士生(人)

0

13

13

师资队伍建设

硕士学位专任教师比例%

55.78%

67.98%

12.20%

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例(%

9%

21.85%

12.85%

副高职称专任教师比例(%

29.30%

24.07%

-5.23%

正高职称专任教师比例(%

11.63%

20.34%

8.71%

双聘院士(人)

0

2

2

省“特支计划”人才(人)

0

1

1

省“扬帆计划”人才(人)

0

16

16

省级“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人)

9

14

5

学科建设

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个)

1

1

0

专业硕士点(个)

0

2

2

副教授自主评审权学科(个)

0

5

5

省特色重点学科(个)

0

3

3

省重点实验室(个)

1

3

2

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个)

0

1

1

省工程中心(个)

0

1

1

科学研究

科研经费(万元/年)

1636

4212.72

2576.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45

190

145

省部级科研奖励(项)

8

16

8

SCI收录论文(篇)

226

1207

981

国家专利授权(项)

20

44

24

出版学术著作(部)

15

30

15

人才培养

本科专业(个)

17

25

8

国家级特色专业(个)

0

4

4

省级特色专业(个)

0

4

4

省级名牌专业(个)

2

2

0

省级重点专业(个)

0

1

1

省级精品课程(门)

0

10

10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门)

0

6

6

省级教学团队(个)

0

8

8

省级教学名师(人)

3

4

1

省级精品教材(部)

0

2

2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个)

0

9

9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个)

0

6

6

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个)

0

3

3

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个)

0

3

3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个)

0

9

9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

0

60

60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

50

270

220

省级教学成果(项)

3

5

2

省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

5

57

50

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72.3

75.7

3.4

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100

100

0

省级优秀硕士论文(篇)

0

7

7

办学条件

学校收入(亿元)

5.09

5.84

0.75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51.08

62.42

11.34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9533.55

10847.06

1313.51

生均图书(册/生)

60.85

83.71

22.86

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

594452

1074452

480000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境)外友好机构数(个)

1

18

17

国(境)外交流合作项目(个)

4

24

20

到国(境)外学习的学生(人)

41

166

125


附件2

“十三五”主要规划指标

类别

主要指标

十二五

十三五

新增

备 注

学生规模

在校本科生(人)

18926

17000

-1926

在校硕士生(人)

1050

1500-2000

450-950

在校博士生(人)

13

35-50

22-37

留学生(人)

0

100

100

师资队伍

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例(%

21.85%

35%

13.15%

具有国(境)外研修经历专职教师比例(%

20.92%

30%

9.08%

国家级“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人)

0

1-2

1-2

千人计划、长江学者(人)

0

1-2

1-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人)

0

1-2

1-2

双聘院士(人)

2

3

1

珠江学者(人)

0

1-2

1-2

省“特支计划”人才(人)

1

3

2

学科建设

博士学位授权点(个)

1

2-3

1-2

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个)

1

3-4

2-3

专业硕士点(个)

2

3-4

1-2

省特色重点学科(个)

3

6-8

3-5

省优势重点学科(个)

0

2-3

2-3

省攀峰重点学科(个)

0

1-2

1-2

教授自主评审权学科(个)

0

1-2

1-2

省重点实验室(个)

3

5-6

2-3

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个)

1

3

2

省工程中心(个)

1

2

1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个)

0

1-2

1-2

省级以上人文社科基地(个

0

1-2

1-2

科学研究

纵向科研经费(万元)

20141

25141

5000

横向科研经费(万元)

922.92

2423

1500

省部级科研项目(项)

349

400

51

国家级科研项目(项)

190

200

10

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项)

0

1-2

1-2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个)

0

1-2

1-2

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三大奖)(项)

0

1-2

1-2

省部级科研奖励(项)

16

20

4

SCI收录论文(篇)

1207

1500

293

国家专利授权(项)

44

64

20

出版学术著作()

30

40

10

人才培养

本科专业(个)

25

31

6

国家级特色专业(个)

4

5

1

省级重点专业(个)

1

3

2

国家级教学名师(人)

0

1-2

1-2

省级教学名师(人)

4

7

3

省级教学团队(个)

8

13

5

省级协同育人平台(个)

0

2

2

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门)

0

1-2

1-2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门)

16

26

10

国家级精品教材(部)

0

1-2

1-2

省级精品教材(部)

2

7

5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个)

0

2

2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个)

9

13

4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个)

0

1-2

1-2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个)

0

1-2

1-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

60

160

100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

0

1-2

1-2

省级教学成果奖(项)

5

7-8

2-3

一等奖2-3

省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

57

80

23

办学条件

学校收入(亿元)

5.84

7

1.16

直属附属医院(所)

2

4-5

2-3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62.42

66.62

4.2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10847.06

12851.37

2004.31

以折合

学生数19150

为基数

生均图书(册/生)

83.71

104.44

20.73

以折合

学生数19150

为基数

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

1074452

1974452

900000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境)外友好机构数(个)

18

33

15

合作办学项目(个)

0

1

1

国(境)外合作交流项目(个)

24

40

16

到国(境)外学习的学生(人)

166

400

234

附件3

一级学科“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学科名称

5年建设的指标或水平性描述

临床医学

1.引进或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10-15名,遴选30-50位学术骨干,培养在粤西地区享有较高声誉的中青年专家100名左右;

2.争取获批国家重点临床专科1-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支;

3.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建成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神经病学、皮肤与性病学、内科学和外科学建成广东省特色优势学科;

4.建设至少3个临床研究示范中心,实现科研工作从基础科研为主向基础和临床科研相结合转移;建设省级实验室4间以上;

5.承担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90项以上,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190项以上,争取在国家级重大(点)项目上实现突破;

6.发表独立产权SCI收录论文500篇以上,总影响因子1500以上;

7.获市厅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0项,省、部级5-10项,力争国家级科研成果实现零的突破;

8.打造2-4支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DT);

9.组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准医疗中心。

基础医学

1.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博士学位授权点;

2.引进或培养珠江学者1-2名、三类人才3-5人,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青年骨干人才;

3.完成国家级项目30项左右,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0项以上,获1项国家级奖励成果,授权发明专利30项以上。

药 学

1.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博士学位授权点;

2.培养和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4名,博士学位教师超过60%,创建市厅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团队1-2个;

3.争取获得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新增省部级和市厅级重点实验室2个;

4.争取承担国家级重点或重大科研项目1-2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数25-35项,新增省部级重点或重大项目2项,科研经费达3000万元,SCI论文200篇,出版著作或教材7部,授权专利10项,新增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成省级重点优势学科

3.争取外聘1-2名特聘教授,3-5名客座教授,引进1-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1-3名,打造1个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创新团队;

4.立项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10-20项,实现横向课题零的突破,科研经费年增长30%以上,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项,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2部,发表SCI收录论文50篇以上,争取获得专利项目和科学进步奖;

5.东莞市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打造1个产学研创新平台。

生物学

1.培养博士生5名左右、硕士生90名左右、博士后人员5名;

2.争取获得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

3.成为省级特色优势学科;

4.争取获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

5.争取获得国家级重点或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级项目5项左右,获得市厅级以上项目20项左右。

6.2项以上省部级奖励成果,授权发明专利5项以上,发表SCI收录论文50篇以上。

医学技术

1.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引进或培养学术领军人物5名,聘请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特聘教授5-8人;

3.建设市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

4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5-18项,省级科研项目20-25项,横向科研项目1-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0-70篇,申报与授权专利6-8项,获授权4-5项。

护理学

1.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引进、培养学术带头人1-2名;

3.整合组建1-2个科研团队,力争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零的突破,省级科研课题4-5项,科研资助经费达20-50万,发表科研论文25篇以上。

生物医学工程

1.成为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2.实现学术带头人全部具备正高职称;

3.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学科;

4争取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市厅级项目8-15项,获得各级科研经费达到200万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0篇以上(SCIEI收录);

5.建设协同创新平台1个,校企合作申报省级产学研项目5项;

6.建设地区性工程技术中心和检测平台1个。

心理学

1.成为一级学科硕士点或增设为临床心理二级硕士点;

2.培育“千百十工程”省级人才1人;

3.心理学建设为省级特色学科

4.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数8项,科研经费200万,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30篇以上,出版著作或教材16部,申请专利(版权)14项,获企事业单位委托及转让经费40万,获省部级教学或科技成果奖2项;

5.主办或协办国际学术会议3次,国内学术会议2次;

6.扩展社会服务,生命质量量表应用单位超过200家。

中药学

1.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培养和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2名,博士学位教师超过60%,创建市厅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团队1-2个;

3.争取获得校级特色重点学科,东莞市重点实验室1个;

4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5项,省市级科研课题50-100项,发表SCI论文80篇以上,国家核心期刊150篇,发明专利10项以上,研究开发能够解决临床医学难题的新药、保健食品或新靶向制剂3-5个,与企业合作实施新药转化1-2项,功能性化妆品3-5个,争取有1-2个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公共管理

1.成为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

2.引进3-5位具有教授或博士+副教授的学科带头人,正高职称增加4-6人;

3.成为校级重点学科;

4.承担科研项目国家级2-3项,省级5-8项,科研经费总计100万元以上;

5.主办或承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2-3次;

6.积极承担地方政府或企业委托项目,争取地横向课题5-10项。

外国语言文学

1.以现有的两个学科专业为基础建设科研团队;

2.申报校级课题20项,省级课题5-10项,发表论文200篇,出版2-3本学术专著;

3.筹建广东医科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为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和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创造和提供研究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

1.获得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资格;

2.引进和培养教授3-4人、副教授6-8人、博士6-8人;

3.获得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10-12项、市厅级项目20-24项;

4.主办或协办国内学术会议1-2次,参与国际学术会议8-15人次,参与国内学术会议50-80人次;

5.获得地方政府或企业委托项目数2-3项。

生命文化学

1.建成临床生命伦理学硕士点;

2.引进或培养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1名,高级职称人数达到6名;

3.生命伦理学成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4.建成生命文化学省级协同创新平台;

5.获得1-2个国家级项目,3-5个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达到60万左右,出版5部左右学术专著,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篇左右,在省部级以上奖励上实现突破,力争1-2项省部级科研类奖项。

体育学

1.培养校级学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2-3人;

2.力争体育学科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

3.争取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以上,完成厅局级以上课题5项;

3.保证现有传统项目水平处于省内高校前列,进一步打造名牌运动训练队,通过体育竞赛,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扩大我校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建设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研究所。

附件4

专业建设“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专业名称

5年建设的指标或水平性描述

临床医学

1.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2.探索“5+3本硕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卓越的医学人才;

3.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70%

4.参加全国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赛获得二等奖或一等奖;

5.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口腔医学

1.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2.探索“5+3+X”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分类培养、通专结合、优化实践、注重个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3.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70%

4.建设省部级口腔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康复治疗学

1.完善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探索“2+2校院协同育人模式;

3.争取成为省级特色专业;

4.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

麻醉学

1.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2.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70%

3.争取成为校级、省级特色专业;

4.建设省级虚拟实验教学中心;

5.培养出1名省级教学名师;

6.建设1门校级精品开放课程。

医学影像学

1.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2.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70%

3.完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验收,争取成为国家特色和省级重点专业;

4.建成医学影像学模拟-实时-横向教学实践平台;

5.培养出1名省级教学名师;

6.建设1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预防医学

1.开展卓越公共卫生医师培养计划;

2.建设省级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双语教学课程2门;

3.建设精品教材1部,主编及参编教材3-5部,发表教改论文3-5篇;

4.新增1-2个国际化办学合作学校;推进“3+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

5.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食品质量与安全

1.建设为省级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建设2门以上微课(慕课),建设1-2门校级精品开放或资源共享课程,增加2名双语教学师资和2门双语课程,省级教学教改项目立项1-2项;

3.主编或参编本专业本科教材1-2部;

4.拓展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达到10家。

卫生检验与检疫

1建设省级食品安全与卫生检验实验教学中心;

2.建设校级精品视频共享课1门,校级级精品公开课1门;

3.建设省级精品教材1部,主编及参编教材1-2部;

4.拓展实习教学基地,在全省范围内实践教学基地达到25家;

5.卫生检验技师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85%

统计学

1.创建统计学专业实验室;

2.建设国家级精品视频共享课1门,省级级精品公开课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

3.建设精品教材1部,主编及参编教材2-3部;

4.拓展实习教学基地,在全省范围内实践教学基地达到15家。

医学检验技术

1.新增3个专业方向,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2.建设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3个;

3.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4.建设国家级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

法医学

1.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2.司法鉴定中心实验室通过国家认可;

3.建成校外教学、科研合作基地2-3个,临案实习基地12-15个;

4.法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省级示范中心。

生物技术

1.成立“生物技术系”,实现2016年首届招生60-70人;

2.建成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保证专业课程试验教学;

3.在珠三角地区建立10个左右专业实习基地,保证专业实习教学。

护理学

1.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2.实行“2+2专业优化模式,培养岗位胜任能力突出的护理人才;

3.建设省级虚拟仿真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构建多轨道专业体系,建设四个专业方向(养老护理与管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口腔护理学、母婴护理学),并逐步将4个专业方向建设成为4个本科专业;

5.制订、论证4个专业方向办学内部标准和3-5门课程标准;

6.主持或参与护理学专业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

7.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100%

药 学

1.完善课程体系以适应一本招生;

2.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各1个;

3.开展对外互换生项目;

4.建设实习、见习及创新创业联合基地5家以上。

中药学

1.专业建设水平力争省内前列;

2.完善中药学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与兄弟高校开展学生互派项目;

3.研制专业办学内部标准和3-5门课程标准;

4.构建校级中药学学生综合技能学习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5.参加全国中药学技能竞赛获得奖项。

医用化学

1.研制专业办学内部标准和3-5门课程标准,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2.建立应用化学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与台湾嘉南药理大学互派学生;

3.建设应用化学学生综合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6.建设1-2门应用化学校级精品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

1.优化本科生教学模式,培养“知医学、懂管理、会写作”的公共管理复合型专门人才;

2.建设省级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双语教学课程1门;

3.建设精品教材1部,主编及参编教材4-6部,发表教改论文3-5篇;

4.拓展校外实践基地3-5家;

5.与英国拉姆斯菲尔德大学强化“1+1硕士班国际化办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1.建设1-2门校级精品课程,出版著作或主编教材3-5部;

2.成为应用型人才省级示范专业;

3.加强本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完善课程教学软件;

4.拓展3-5家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应用心理学

1.建设与医学和社会学紧密融合,并具有一定艺术特色的心理学专业;

2.建设省级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

3.出版著作或主编教材3-5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4.建立10个左右的实践教学基地。

社会工作

1.形成“医务社工、养老服务及心理咨询”的办学特色;

2.与台湾中山大学互派学生;

3.建设学生综合技能学习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4.建立10个左右的实践教学基地;

5.主编或参编社会工作专业教材。

国际经济与贸易

1.获得经济学学位;

3.参编教材2-3部;

4.建立3-5家实践实习基地;

5.加强本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完善课程教学软件。

信息资源管理

1.改进和完善专业教学大纲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探索“校企院”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学生专业见习、实习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达到10个左右,并逐步实施实习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

3.通过数据库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认证学生比例超过50%以上。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继续加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

2.通过引进和培养,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师资队伍,以及培育一支高水平该学科专业的教学及科研队伍;

3.逐步完善卓越计划的选拔措施,增加两家卓越计划的实施企业和医院。

生物医学工程

1.建设成为广东省知名专业;

2.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3.建设东莞市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4.重点建设3-5门专业精品课程。

英 语

1.新办英语专业(商务方向);

2.建设2门精品课程,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1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主编医学英语教材1套,建设医学英语语料库1个;

4.建设6个以上实训教学基地,其中2个为海外基地。

抄送:学校领导,工会、团委,各民主党派,侨联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   2016年5月10印发校对人:李子丰

关闭窗口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    版权所有